冥府敬重金剛經
楊炎,宋朝人。 有一天夢見父母向他哭泣,他問父親說:‘佛家及道士超度的功德及冥紙金箔有沒有用?’ 他父親說:‘有用,但是冥間最重視金剛經,若是能夠為我們印一千本施送,功德最大。 ’楊炎於是就遵囑印經施送。
誦經度蛇
唐朝元和十五年,越人吳可久,住在長安,他和妻子都信奉摩尼教。 過了一年多,妻子暴死。
三年後,吳可久夢見亡妻托夢告訴他說:‘我因為邪見墮落為蛇,在皇子陂浮圖下,明天就要死了,希望你延請僧眾到那裡去誦金剛經,使我能夠脫離惡趣。 ’他在夢中不信,還叱責她一番,妻子大怒,吐唾沫在他的臉上,他驚醒以後,感到面部腫痛難忍。
他的亡妻又托夢給他哥哥說:‘你弟弟的面腫,可以摘取花園中的龍舌草搗敷,就可痊癒。 ’他哥哥將夢中的話告訴他。 他到花園拔來一試,果然立刻痊癒。
翌日早晨,他兄弟倆一同前去延請僧眾誦念金剛經,過了一會兒,看到一條大蛇從塔中出來,昂起頭來看一看塔,誦經完畢,蛇就死了。 可久從此信佛,並且經常持誦金剛經。
任五娘殺生遭惡報
唐朝龍朔元年,洛州景福寺有位比丘尼,她的侍僮名叫任五娘,死後家人為她立了靈座。 經過一個多月,她的妹妹和弟弟在夜裡聽到靈座上傳出呻吟的聲音,覺得很奇怪,追問何故?
她說:‘我是五娘,生前犯下五種重罪:一是不應在寺中胡作非為。 二是喜吃牛肉。 三是作賤五穀。 四是澆潑羹湯,誤殺蟲蟻。 五是將活魚烹煮,又殺螃蟹塗瘡,殺生無數。 被我所殺害的眾生,都向冥府投訴,要我逐一償報。 我被冥王判入刀山、劍樹地獄,一日一夜之間萬死萬生,受苦無量!現在我身上插了七把刀,痛入骨髓。 ’
說到這兒,她又痛苦地呻吟了幾聲,才繼續說下去:‘我請問鬼吏,有什麼辦法可以免除這些痛苦?鬼吏告訴我說:「你生前所造惡業深重,故受地獄之苦,若想脫離,必須有陽間孝順的子孫,為你寫金剛經七卷,藉此功德,才可以出離地獄。 」我說:我沒有子孫,家中只剩弟妹,懇求讓我回去探望他們。 後來特蒙冥司允許,求你們念在骨肉之情,把我生前遺留的衣物變賣,將所得的錢財舍入淨土寺,懇求寶獻大師為我寫金剛經七卷,並親自在佛前,替我懺悔殺生及種種無邊重罪,使我早離地獄之苦。 ’
她的家人依照她的囑咐去做,寶獻大師剛寫得一卷,就聽到她欣喜地說:‘冥司獄吏已稟奏冥王,抽出插在身上的一把刀。 ’寫經七卷圓滿,身上插的刀就全部抽離。
最後一次來報時,她說:‘現在藉此七卷金剛經的功德,所有向我索債的生靈,均得解脫,已托生善道。 我的罪業消除,已出離地獄,亦將托生善道,特別來向你們拜謝辭行。 ’
此事是吳興人沈玄法所說,與淨土寺智整和尚所說相同。
附錄: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姚秦天竺三藏鳩摩羅什譯
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 爾時世尊食時著衣持缽入舍衛大城乞食。 于其城中次第乞已。 還至本處飯食訖。 收衣缽洗足已敷座而坐。 時長老須菩提在大眾中。 即從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 合掌恭敬而白佛言。 稀有世尊。 如來善護念諸菩薩。 善付囑諸菩薩。 世尊。 善男子善女人。 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應雲何住雲何降伏其心。 佛言。 善哉善哉。 須菩提。 如汝所說。 如來善護念諸菩薩。 善付囑諸菩薩。 汝今諦聽。 當為汝說。 善男子善女人。 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應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 唯然世尊。 願樂欲聞
佛告須菩提。 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降伏其心。 所有一切眾生之類。 若卵生若胎生若濕生若化生。 若有色若無色。 若有想若無想。 若非有想非無想。 我皆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 如是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 實無眾生得滅度者。 何以故。 須菩提。 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 即非菩薩
複次須菩提。 菩薩于法應無所住行于佈施。 所謂不住色佈施。 不住聲香味觸法佈施。 須菩提。 菩薩應如是佈施不住于相。 何以故。 若菩薩不住相佈施。 其福德不可思量。 須菩提。 于意雲何。 東方虛空可思量不。 不也世尊。 須菩提。 南西北方四維上下虛空可思量不。 不也世尊。 須菩提。 菩薩無住相佈施福德。 亦複如是不可思量。 須菩提。 菩薩但應如所教住
須菩提。 于意雲何。 可以身相見如來不。 不也世尊。 不可以身相得見如來。 何以故。 如來所說身相即非身相。 佛告須菩提。 凡所有相皆是虛妄。 若見諸相非相則見如來
須菩提白佛言。 世尊。 頗有眾生得聞如是言說章句生實信不。 佛告須菩提。 莫作是說。 如來滅後後五百歲。 有持戒修福者。 于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為實。 當知是人不于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種善根。 已于無量千萬佛所種諸善根。 聞是章句乃至一念生淨信者。 須菩提。 如來悉知悉見是諸眾生得如是無量福德。 何以故。 是諸眾生無複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 無法相亦無非法相。 何以故。 是諸眾生。 若心取相則為著我人眾生壽者。 若取法相即著我人眾生壽者。 何以故。 若取非法相。 即著我人眾生壽者。 是故不應取法。 不應取非法。 以是義故。 如來常說汝等比丘。 知我說法如筏喻者。 法尚應舍何況非法
須菩提。 于意雲何。 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耶。 如來有所說法耶。 須菩提言。 如我解佛所說義。 無有定法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亦無有定法如來可說。 何以故。 如來所說法皆不可取不可說。 非法非非法。 所以者何。 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 須菩提。 于意雲何。 若人滿三千大千世界。 七寶以用佈施。 是人所得福德甯為多不。 須菩提言。 甚多世尊。 何以故。 是福德即非福德性。 是故如來說福德多。 若複有人于此經中。 受持乃至四句偈等為他人說。 其福勝彼。 何以故。 須菩提。 一切諸佛及諸佛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皆從此經出。 須菩提。 所謂佛法者即非佛法
須菩提。 于意雲何。 須陀洹能作是念。 我得須陀洹果不。 須菩提言。 不也世尊。 何以故。 須陀洹名為入流而無所入。 不入色聲香味觸法。 是名須陀洹。 須菩提。 于意雲何。 斯陀含能作是念。 我得斯陀含果不。 須菩提言。 不也世尊。 何以故。 斯陀含名一往來。 而實無往來。 是名斯陀含。 須菩提。 于意雲何。 阿那含能作是念。 我得阿那含果不。 須菩提言。 不也世尊。 何以故。 阿那含名為不來而實無來。 是故名阿那含。 須菩提。 于意雲何。 阿羅漢能作是念。 我得阿羅漢道不。 須菩提言。 不也世尊。 何以故。 實無有法名阿羅漢。 世尊。 若阿羅漢作是念。 我得阿羅漢道。 即為著我人眾生壽者。 世尊。 佛說我得無諍三昧人中最為第一。 是第一離欲阿羅漢。 我不作是念。 我是離欲阿羅漢。 世尊。 我若作是念我得阿羅漢道。 世尊則不說須菩提是樂阿蘭那行者。 以須菩提實無所行。 而名須菩提是樂阿蘭那行
佛告須菩提。 于意雲何。 如來昔在然燈佛所。 于法有所得不。 世尊。 如來在然燈佛所。 于法實無所得。 須菩提。 于意雲何。 菩薩莊嚴佛土不。 不也世尊。 何以故。 莊嚴佛土者則非莊嚴。 是名莊嚴。 是故須菩提。 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生清淨心。 不應住色生心。 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須菩提。 譬如有人身如須彌山王。 于意雲何。 是身為大不。 須菩提言。 甚大世尊。 何以故。 佛說非身是名大身。 須菩提。 如恒河中所有沙數。 如是沙等恒河。 于意雲何。 是諸恒河沙甯為多不。 須菩提言。 甚多世尊。 但諸恒河尚多無數。 何況其沙。 須菩提。 我今實言告汝。 若有善男子善女人。 以七寶滿爾所恒河沙數三千大千世界。 以用佈施得福多不。 須菩提言。 甚多世尊。 佛告須菩提。 若善男子善女人。 于此經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 為他人說。 而此福德勝前福德
複次須菩提。 隨說是經乃至四句偈等。 當知此處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 皆應供養如佛塔廟。 何況有人盡能受持讀誦。 須菩提。 當知是人成就最上第一稀有之法。 若是經典所在之處。 則為有佛若尊重弟子
爾時須菩提白佛言。 世尊。 當何名此經。 我等雲何奉持。 佛告須菩提。 是經名為金剛般若波羅蜜。 以是名字汝當奉持。 所以者何。 須菩提。 佛說般若波羅蜜。 則非般若波羅蜜。 須菩提。 于意雲何。 如來有所說法不。 須菩提白佛言。 世尊。 如來無所說。 須菩提。 于意雲何。 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微塵是為多不須菩提言。 甚多世尊。 須菩提。 諸微塵如來說非微塵。 是名微塵。 如來說世界非世界。 是名世界。 須菩提。 于意雲何。 可以三十二相見如來不。 不也世尊。 不可以三十二相得見如來。 何以故。 如來說三十二相即是非相。 是名三十二相。 須菩提。 若有善男子善女人。 以恒河沙等身命佈施。 若複有人于此經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 為他人說其福甚多
爾時須菩提聞說是經深解義趣。 涕淚悲泣而白佛言。 稀有世尊。 佛說如是甚深經典。 我從昔來所得慧眼。 未曾得聞如是之經。 世尊。 若複有人得聞是經。 信心清淨則生實相。 當知是人成就第一稀有功德。 世尊。 是實相者則是非相。 是故如來說名實相。 世尊。 我今得聞如是經典。 信解受持不足為難。 若當來世後五百歲。 其有眾生得聞是經信解受持。 是人則為第一稀有。 何以故。 此人無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 所以者何。 我相即是非相。 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是非相。 何以故。 離一切諸相則名諸佛。 佛告須菩提。 如是如是若複有人得聞是經。 不驚不怖不畏。 當知是人甚為稀有。 何以故。 須菩提。 如來說第一波羅蜜非第一波羅蜜。 是名第一波羅蜜。 須菩提。 忍辱波羅蜜如來說非忍辱波羅蜜。 何以故。 須菩提。 如我昔為歌利王割截身體。 我于爾時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 何以故。 我于往昔節節支解時。 若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應生嗔恨。 須菩提。 又念過去于五百世作忍辱仙人。 于爾所世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 是故須菩提。 菩薩應離一切相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不應住色生心。 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 應生無所住心。 若心有住則為非住。 是故佛說菩薩心不應住色佈施。 須菩提。 菩薩為利益一切眾生。 應如是佈施。 如來說一切諸相即是非相。 又說一切眾生則非眾生。 須菩提。 如來是真語者。 實語者。 如語者。 不誑語者。 不異語者。 須菩提。 如來所得法此法無實無虛。 須菩提。 若菩薩心住于法而行佈施。 如人入闇則無所見。 若菩薩心不住法而行佈施。 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見種種色。 須菩提。 當來之世若有善男子善女人。 能于此經受持讀誦。 則為如來以佛智慧悉知是人。 悉見是人。 皆得成就無量無邊功德
須菩提。 若有善男子善女人。 初日分以恒河沙等身佈施。 中日分複以恒河沙等身佈施。 後日分亦以恒河沙等身佈施。 如是無量百千萬億劫以身佈施。 若複有人聞此經典信心不逆其福勝彼。 何況書寫受持讀誦為人解說。 須菩提。 以要言之。 是經有不可思議不可稱量無邊功德。 如來為發大乘者說。 為發最上乘者說。 若有人能受持讀誦廣為人說。 如來悉知是人悉見是人。 皆得成就不可量不可稱無有邊不可思議功德。 如是人等則為荷擔如來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何以故。 須菩提。 若樂小法者。 著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 則于此經不能聽受讀誦為人解說。 須菩提。 在在處處若有此經。 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所應供養。 當知此處則為是塔。 皆應恭敬作禮圍繞以諸華香而散其處
複次須菩提。 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讀誦此經。 若為人輕賤。 是人先世罪業應墮惡道。 以今世人輕賤故。 先世罪業則為消滅。 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須菩提。 我念過去無量阿僧祇劫。 于然燈佛前。 得值八百四千萬億那由他諸佛。 悉皆供養承事無空過者。 若複有人于後末世。 能受持讀誦此經所得功德。 于我所供養諸佛功德。 百分不及一。 千萬億分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及。 須菩提。 若善男子善女人于後末世。 有受持讀誦此經。 所得功德我若具說者。 或有人聞心則狂亂狐疑不信。 須菩提。 當知是經義不可思議果報亦不可思議
爾時須菩提白佛言。 世尊。 善男子善女人。 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雲何應住雲何降伏其心佛告須菩提。 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 當生如是心。 我應滅度一切眾生。 滅度一切眾生已而無有一眾生實滅度者。 何以故。 須菩提。 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則非菩薩。 所以者何。 須菩提。 實無有法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 須菩提。 于意雲何。 如來于然燈佛所有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 不也世尊。 如我解佛所說義。 佛于然燈佛所無有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佛言。 如是如是。 須菩提。 實無有法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須菩提。 若有法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 然燈佛則不與我受記。 汝于來世當得作佛。 號釋迦牟尼。 以實無有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是故然燈佛與我受記作是言。 汝于來世當得作佛號釋迦牟尼。 何以故。 如來者即諸法如義。 若有人言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須菩提。 實無有法佛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須菩提。 如來所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於是中無實無虛。 是故如來說一切法皆是佛法。 須菩提。 所言一切法者。 即非一切法。 是故名一切法。 須菩提。 譬如人身長大。 須菩提言。 世尊。 如來說人身長大則為非大身。 是名大身。 須菩提。 菩薩亦如是。 若作是言。 我當滅度無量眾生則不名菩薩。 何以故。 須菩提。 實無有法名為菩薩。 是故佛說一切法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 須菩提。 若菩薩作是言。 我當莊嚴佛土。 是不名菩薩。 何以故。 如來說莊嚴佛土者。 即非莊嚴是名莊嚴。 須菩提。 若菩薩通達無我法者。 如來說名真是菩薩
須菩提。 于意雲何。 如來有肉眼不。 如是世尊。 如來有肉眼。 須菩提。 于意雲何。 如來有天眼不。 如是世尊。 如來有天眼。 須菩提。 于意雲何。 如來有慧眼不。 如是世尊。 如來有慧眼。 須菩提。 于意雲何。 如來有法眼不。 如是世尊。 如來有法眼。 須菩提。 于意雲何。 如來有佛眼不。 如是世尊。 如來有佛眼。 須菩提。 于意雲何。 恒河中所有沙佛說是沙不。 如是世尊。 如來說是沙。 須菩提。 于意雲何。 如一恒河中所有沙有如是等恒河。 是諸恒河所有沙數佛世界。 如是甯為多不。 甚多世尊。 佛告須菩提。 爾所國土中所有眾生若干種心如來悉知。 何以故。 如來說諸心皆為非心是名為心。 所以者何。 須菩提。 過去心不可得。 現在心不可得。 未來心不可得
須菩提。 于意雲何。 若有人滿三千大千世界七寶以用佈施。 是人以是因緣得福多不。 如是世尊。 此人以是因緣得福甚多。 須菩提。 若福德有實。 如來不說得福德多。 以福德無故。 如來說得福德多。
須菩提。 于意雲何。 佛可以具足色身見不。 不也世尊。 如來不應以具足色身見。 何以故。 如來說具足色身。 即非具足色身。 是名具足色身。 須菩提。 于意雲何。 如來可以具足諸相見不。 不也世尊。 如來不應以具足諸相見。 何以故。 如來說諸相具足即非具足。 是名諸相具足。 須菩提。 汝勿謂如來作是念。 我當有所說法。 莫作是念。 何以故。 若人言如來有所說法即為謗佛。 不能解我所說故。 須菩提。 說法者無法可說。 是名說法
爾時慧命須菩提白佛言。 世尊。 頗有眾生于未來世。 聞說是法生信心不。 佛言。 須菩提。 彼非眾生非不眾生。 何以故。 須菩提。 眾生眾生者。 如來說非眾生。 是名眾生
須菩提白佛言。 世尊。 佛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為無所得耶。 如是如是。 須菩提。 我于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乃至無有少法可得是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複次須菩提。 是法平等無有高下。 是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以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 修一切善法則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須菩提。 所言善法者。 如來說非善法是名善法
須菩提。 若三千大千世界中所有諸須彌山王。 如是等七寶聚有人持用佈施。 若人以此般若波羅蜜經乃至四句偈等。 受持讀誦為他人說。 于前福德百分不及一。 百千萬億分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及
須菩提。 于意雲何。 汝等勿謂如來作是念。 我當度眾生。 須菩提。 莫作是念。 何以故。 實無有眾生如來度者。 若有眾生如來度者。 如來則有我人眾生壽者須菩提。 如來說有我者則非有我。 而凡夫之人以為有我。 須菩提。 凡夫者如來說則非凡夫
須菩提。 于意雲何。 可以三十二相觀如來不。 須菩提言。 如是如是。 以三十二相觀如來。 佛言。 須菩提。 若以三十二相觀如來者。 轉輪聖王則是如來。 須菩提白佛言。 世尊。 如我解佛所說義。 不應以三十二相觀如來。 爾時世尊而說偈言
若以色見我 以音聲求我
是人行邪道 不能見如來
須菩提。 汝若作是念。 如來不以具足相故。 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須菩提。 莫作是念。 如來不以具足相故。 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須菩提。 若作是念。 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說諸法斷滅相。 莫作是念。 何以故。 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 于法不說斷滅相。 須菩提。 若菩薩以滿恒河沙等世界七寶佈施。 若複有人知一切法無我得成于忍。 此菩薩勝前菩薩所得功德。 須菩提。 以諸菩薩不受福德故。 須菩提白佛言。 世尊。 雲何菩薩不受福德。 須菩提。 菩薩所作福德不應貪著。 是故說不受福德
須菩提。 若有人言如來若來若去若坐若臥。 是人不解我所說義。 何以故。 如來者無所從來亦無所去故名如來
須菩提。 若善男子善女人。 以三千大千世界碎為微塵。 于意雲何。 是微塵眾甯為多不。 甚多世尊。 何以故。 若是微塵眾實有者。 佛則不說是微塵眾。 所以者何。 佛說微塵眾則非微塵眾。 是名微塵眾。 世尊。 如來所說三千大千世界則非世界。 是名世界。 何以故。 若世界實有者則是一合相。 如來說一合相則非一合相。 是名一合相。 須菩提。 一合相者則是不可說。 但凡夫之人貪著其事
須菩提。 若人言佛說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 須菩提。 于意雲何。 是人解我所說義不。 世尊。 是人不解如來所說義。 何以故。 世尊說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即非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 是名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 須菩提。 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 于一切法。 應如是知如是見如是信解不生法相。 須菩提。 所言法相者。 如來說即非法相。 是名法相。 須菩提。 若有人以滿無量阿僧祇世界七寶持用佈施。 若有善男子善女人發菩薩心者。 持于此經乃至四句偈等。 受持讀誦為人演說其福勝彼。 雲何為人演說。 不取于相如如不動。 何以故
一切有為法 如夢幻泡影
如露亦如電 應作如是觀佛說是經已。 長老須菩提及諸比丘比丘尼
優婆塞優婆夷。 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 聞佛所說皆大歡喜。 信受奉行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